查看原文
其他

​汾河两岸自成绿带:梁思成1949年对太原的规划意见——

晋事儿 2022-04-04

“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九河环绕、一湖点睛”,太原以汾河为基础的水韵龙城格局近年来逐步形成(参考阅读:面向新时代丨太原汾河两岸整体重塑城市设计公示——)逐步形成,而早在70多年前,著名学者建筑大师梁思成就针对这一点提出过自己的意见——


▲梁思成(1901-1972)

那要从太原市刚解放说起了。


据乔含玉先生主编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史话》中记载:解放初期,太原全市辖区面积仅399平方公里,特别是21.5万城市人口就聚居在城关十余平方公里范围内,“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道路宽窄只有5米左右,全市也没有一辆公交车,城市建设布局极为混乱。


▲1949年太原市建成区现状图——出自《太原城市建设规划史话》


资料显示,1949年6月,太原市政府责令当时的市建设局尽快组织技术人员,草拟太原市城市规划方案,并邀请清华大学师生和北京市都委会有关专家来太原帮助工作。当年7月,在清华大学师生和北京市都委会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当时的市建设局组织技术人员拟出解放后第一个《太原市都市建设计划大纲草案》,并报送华北人民政府审批。
当年10月29日,华北人民政府作了批复,随批文还附来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企划处及清华大学营建学系主任梁思成意见书各一份。
“旧城沿着汾河东岸,在发展上隔河向西本极合理;沿河两岸自成绿带,如大公园,在设计上示为良好条件;但如由南向北仅有三座桥梁,相隔过远,交通实有不便。”
▲梁思成意见档案原件
这是梁思成在《按原文逐条讨论太原市都市建设大纲草案》中提出的意见,也是后来汾河带状公园为太原城市南北轴线、沿汾河自北向南数座桥梁渐起的最初规划设想。

太原市档案馆人员介绍,除了汾河带状公园及汾河桥梁的规划,梁思成在意见书中还提了很多关于太原城市规划的建议:

▲梁思成意见一、四页
如:“太原稍偏西北,为全省行政中心,性质与纯粹工业城不同”、“整理过于拥挤地区、分期拆除不堪居住的陋巷、不卫生的密集居住,如何重新设计或按原来人口工作分配或劝告迁移转业,疏散人口密度”、“桥梁应由有声誉之建筑师与工程师合作设计,同时有美术价值,亦为工程上最精简之结构始能胜任,丑陋之桥梁或工程不合理之结构,同样有负汾河风景或碍观瞻”......

根据批复意见,市建设局于1950年8月拟出了《太原市都市建设五年(1951-1955)计划纲要》,逐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规划图(1954)


同时因为太原被国家确定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在国家建委苏联顾问克拉夫秋克和中建部顾问、苏联专家巴拉金的指导下,太原市第一个总体城市规划——《山西省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说明书及附图》在1954年8月出炉。随后经过一系列补充和修订,于1955年1月正式完成了大原市解放后第一份城市总体规划蓝图和说明书


▲太原市1954年规划图


这次规划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吸纳了梁思成“汾河两岸自成绿带”的意见,规划了以汾河带状公园为城市的南北轴线;汾河河床水面宽200米,连同两岸绿化和滨河路总宽为800米,为治理和美化汾河预留了建设空间。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绿化美化详细规划


20世纪90年代,太原市完成了1954年第一个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以汾河公园为城市南北轴线的汾河公园(城区段)建设。而梁思成先生已于1972年与世长辞,曾多次来山西考察古建的梁先生没能目睹太原终于建成了汾河公园,是多么的让人遗憾。经过20多年的建设,如今,汾河公园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形成了长达32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堪称太原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被誉为“太原绿肺”。

▲汾河太原城区段(@飞越疯人院滴虫子 摄)
不仅如此,在汾河公园城区带以南,新的规划(参考阅读:柳岸花堤、蒹葭汀洲:汾河太原南部大工程全景来了——)更是凸显了对远期发展的重视,当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的时候,我们更加的发现早期科学的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当年梁思成先生就说过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





来源:山西云媒体、太原日报等


鸣谢@太原市档案馆、@王清文、@邢晓梅等

相关阅读:

扩散!山西多处景区、博物馆闭门冬歇,别白跑了

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公示(2018-2035),远望2050年


山西人看山西事

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